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由江西省卫生厅主管,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医学检验专业期刊,是广大检验和从事科学实验人员提高专业水平,开展学术交流,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,已被全国各大数据库所收录。本刊包括检验医学理论和检验技术,是本刊的重点和特点所在。“实验医学”涵盖所有与医学有关的实验理论与实践,包括医学方面各种与其相关专业。本刊将积极宣传“实验与检验医学”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经验、新成果,为繁荣学术园地做出新贡献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江西省卫生厅

主办单位: 江西省医学会

出版部门: 《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4-1129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36-1298/R

邮发代号: 44-94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83

出版地区 江西

出版地区 江西

订购价格 192.00

杂志荣誉 2008年经全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专家综合评审为“全国优秀医学期刊”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江西省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江西省医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1674-1129
  • 国内刊号:36-1298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2008年经全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专家综合评审为“全国优秀医学期刊”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CA 化学文摘(美)
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
  • 男性胃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

    目的探讨性激素在男性胃癌发病中的意义.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2例男性胃癌患者及30例同年龄男性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雌二醇(ESTRADIOL,E2)、睾酮(Testosterone,T)及泌乳素(Prolactin,PRL)水平.结果胃癌组血清E2、T、PRL分别为41.81±5.53pg/ml、813.36±47.57ng/dl、14.35±1.52ng/ml,胃癌组血清E2、T明显低于对照......

    作者:邵美娟;马丽娜;温怀凯;倪莉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分子杂交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中的应用

   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(HPV)型别(低危型:HPV6/11/42/43/44,高危型:HPV16/18/31/33/35/39/45/51/52/53/56/58/59/66/68/73/83(MM4)的感染和分布情况,为HPV感染的诊断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.方法利用核酸扩增和分子杂交技术检测606例临床送检样本23种HPV型别,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.结果HPV阳性检出率为21.8%,其中单......

    作者:黄涛;何进才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、mecA及blaTEM基因检测

  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(methicillin-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,MRSA)耐药性、mecA及blaTEM基因存在状况.方法采用ATBStaph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40株MRSA进行1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,采用聚合酶链反应(PCR)技术检测mecA和blaTEM基因.结果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、替考拉宁、呋西地酸和奎奴普丁-达福普汀均敏......

    作者:吴林松;谭兴起;钱正生;黄支密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提高护理人员对实验室全程质控的认知程度

    从临床实验室质控的角度而言,实验室无疑是全程质控的主体,但仅依靠实验室自身来完成质量控制的全过程,是不可能的,实验室所能做到的是控制实验过程的偏差,保证实验本身的准确,至于实验结果是否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被检测患者真实的病理变化,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标本的收(采)集,而这项工作是由临床护理人员来完成的.因此,提高护理人员对实验室全程质控的认知程度,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同时......

    作者:罗桂英;冯敏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Z分数质控图的自动化制作

    Z分数质控图是将不同浓度水平质控物的测定结果绘制在同一张图上,以便运用Westgard多规则质量控制方法同时进行室内质控管理[1];但Z分数的计算,质控点的描绘都较费时而繁琐,疲劳眼睛,大伤精力,极易出错,这就影响了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应用.笔者参照丁小平等运用办公软件Excel制作Levey-Jennings质控图的方法[2],用计算机来制作Z分数质控图,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操作过程,准确了结果,......

    作者:李红林;马君余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输血和手术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浅析

   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大出血病人常用的医疗方案,近年来,安全输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,为减少输血传染病的发生,有关部门采取了成分输血,无偿献血等举措,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播机率.但由于病毒检测‘窗口期'问题,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是难以避免.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途径多种多样,是输血还是患者入院前已被感染,需要获得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查的资料进行区别.因此,了解患者输血前状况对防止医务人员的职业感......

    作者:杨光远;王乐见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比较

    存在于泌尿生殖器的支原体与非淋病性尿道(宫颈)炎NGU的发生密切相关,也可引起前列腺炎、附睾炎、不育症及妇女内、外生殖器炎症等.通过分离培养法对我院2005年482份标本进行培养,结果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王涛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酶免发光分析法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抗HBc-IgM的临床意义

    乙型肝炎(乙肝)是一个发病率较高,对人类有着巨大危害的传染性疾病.而核心抗体IgM(抗-HBcIgM)与急性乙肝又有着密切关系.以往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HBc-IgM报道其在急慢性乙肝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比较多见,且意见不一[1,2].我院自2000年开始应用Abbott试剂盒检测血清抗HBc-IgM(参考值:0~1.2index)滴度进行定量分析,发现其滴度高低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鉴别诊断意......

    作者:黄冠成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的测定在肾病综合症的意义

    肾病综合征(NS)患者初期血黏度明显增加,加上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导致高凝状态,进而形成血栓[1].本文对NS患者纤维蛋白原(Fib)、抗凝血酶-Ⅲ(AT)、血小板(PLT)及其参数如平均血小板体积(MPV)、血小板比容(PCT)、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(PDW)等进行测定,以求探讨和判定NS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.......

    作者:单景庆;孟祥芳;张剑君;田春香 刊期: 2006- 03

  • 肺纤维化伴多发性肌炎一例报告

    多发性肌炎是横纹肌弥漫性炎性疾患,常引起对称性肢带肌、颈和咽部肌肉无力和萎缩;伴咳嗽、咯痰、运动时气促等症状的临床少见,我院在2002年4月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李峻雅;张慧娟 刊期: 2006- 03